2025年4月15日,长江现货1#电解锰均价报14900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元。此前价格横盘近一周的僵局被打破,市场核心矛盾从“多空博弈”转向“成本与需求双杀”,背后逻辑值得深挖:
成本端塌陷加速:天津港锰矿库存攀升至340万吨(环比+3%),南非Transnet港口罢工结束推动锰矿到港量激增,4月锰矿进口量预计同比增12%,原料价格承压;
需求端预期恶化:宁德时代证实“磷酸锰铁锂电池量产延期至2026年”,叠加特斯拉宣布“4680电池锰用量下调15%”,新能源需求增速遭双重打击。
一、产业变局:谁在“砸盘”?三大信号预警
供应过剩隐忧浮现:
西南地区电解锰开工率飙升至72%(3月为65%),水电旺季叠加低成本矿到港,贵州、广西企业吨利润仍超400元,产能释放压制价格;
宁夏天元锰业“零排放”技术扩产落地,单月产能增加2000吨,行业洗牌加剧。
政策扰动升级:
欧盟宣布对非成员国锰矿出口加征15%临时关税(试行6个月),中国进口南非锰矿到岸价单周上涨2%,但国内港口库存高企抵消成本传导压力;
工信部拟将锰渣列入《危废名录》,中小冶炼厂环保改造成本激增,或引发新一轮减产潮。
资金撤离迹象:
大商所锰硅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骤降18%,多头资金撤离反映市场对后市信心不足。
二、数据深挖:产业链“冷热不均”
库存与消费背离:
电解锰社会库存增至7.8万吨(环比+8.3%),但下游锰酸锂企业原料库存仅维持5-7天(正常10-15天),“低库存策略”暴露需求疲软;
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降至9.5%(前值12.7%),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再降6.2%,高纯硫酸锰采购量创年内新低。
传统需求“独木难支”:
基建投资增速维持9.1%高位,螺纹钢周产量突破285万吨,锰硅合金日耗量达3.2万吨,但钢厂压价心态明显,4月钢招均价仅6880元/吨(环比-1.5%)。
三、后市展望:跌势难止?警惕三大“深水炸弹”
成本线持续下探:
南非半碳酸锰矿现货价跌至32美元/吨(年内新低),叠加人民币汇率走强,电解锰成本支撑位或下移至14300元/吨;
技术替代“暗箭难防”:
比亚迪公布“磷酸铁锂锰元素掺杂量优化方案”,宣称可减少20%锰用量,若大规模应用将进一步挤压需求空间;
海外风险发酵:
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中国锰制品“反补贴调查”,若5月初裁成立,出口市场或受重创,加剧国内供应过剩。
文中数据来源网络,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投资依据!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