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评论分析 > 全球关税重构下光伏产业的承压与突破

全球关税重构下光伏产业的承压与突破

   来源:

光伏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一、贸易壁垒多维升级
2025 年 4 月,美国对中国及东南亚光伏组件加征 32%-34% 关税,覆盖多晶硅等上游材料,重创东南亚转口策略,推高对美出口成本 18%-22%。
二、双轮驱动破局路径
技术端,N 型组件效率 23.5%,双面增益 30%,度电成本降 15%;钙钛矿组件能耗仅晶硅 1/13,成本减半,叠层效率 26%,加速技术迭代。布局端,企业北美设厂采用 TOPCon 技术,虽单 GW 投资达国内 12 倍,但当地售价 3 倍于国际市场,仍具盈利空间;中东成新增长极,中企在沙特市占率超 70%,共建 10GW 项目辐射欧亚,2024 年中低收入国家出口占比首破 45%。
三、市场格局双轨分化
欧美市场受抑:美国 2025 年装机量预计下滑,欧盟本土产能仅 3%。新兴市场崛起:中东 2025-2027 年光伏装机年均增 23%,沙特绿氢项目中企承接 40% 订单;印度 2025 年需求 35-40GW,电池产能缺口依赖中国。差异化模式涌现:中东 “技术换资源”、拉美 “产能 + 金融” 方案,2024 年新兴市场出口增速 40%。
四、未来竞争核心赛道
技术竞速:钙钛矿叠层效率 29.1%,但稳定性(T80 寿命 3000 小时)及环保待解,5-6 年或规模化;钠离子电池成本低 30%,推动储能普及。规则博弈:碳关税、ESG 认证常态化,中国需构建绿色供应链,如规划千万吨级绿氨港口,借 “一带一路” 输出标准,布局中东 “光伏 + 制氢” 示范项目。
结语
短期关税未撼中国光伏技术与供应链优势,2024 年组件出口超 2000 亿元。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壁垒、供应链韧性与标准制定 —— 从成本优势转向生态重构与规则主导,压力正加速产业向 “技术强国” 跃迁。

本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操盘指引(长江有色金属网www.ccmn.cn)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光伏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